2月,中国ESG投资市场持续向纵深发展。
政策层面,2月初,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建立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评价标准体系,以期进一步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
标准层面,2月11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牵头起草的《企业ESG披露指南》团体标准获得立项;2月15日,该标准开始面向社会征求意见。信息披露是ESG投资的关键基础设施,研究制定本土ESG信息披露标准,可以有效推动企业ESG信息披露和报告工作,进而支撑ESG投资市场的稳健发展。
市场层面,2月,IDG资本、恒丰银行资产管理部和国投创益分别签署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PRI),中国内地签署方达91家。在ESG产品方面,华夏基金发布了华夏ESG可持续投资一年持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东方红资产管理发布了东方红ESG可持续投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兴银理财发布了ESG悦动7号净值型理财产品。
ESG风险事件数量显著下降
在ESG投资市场环境向好的同时,2月中国上市公司(含A股以及在香港和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发生的ESG风险事件数量显著下降。
根据南方周末研究院研发的善择云平台监测结果,2022年2月共有174家上市公司发生了236件ESG风险事件,风险事件数量比1月显著降低,但发生风险事件公司数量略有上升。从上市公司分布看,深交所上市公司占比最高,达47.7%,上交所上市公司占38.5%,说明深交所上市公司ESG风险管理水平需提升。
从风险等级分布看,处于III级的企业有89家,占比超过一半,说明发生ESG风险事件的大多数公司在ESG某些议题管理方面存在漏洞,需加强议题管理;仅有1家企业风险等级为V级,为拼多多公司。
本网站郑重提醒用户:请在转载、上载或者下载有关作品时务必尊重该作品的版权、著作权;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请立即和本网站联系,本网站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
欢迎您加入ESG交流群,感谢您支持我们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