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同学对于ESG评级有很大的兴趣,因为现在ESG评级机构也挺多的,不过每个机构评级出来的结果不尽相同,那么这个结果差异是啥原因呢?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ESG评级。
其实主流的ESG评级都遵循着三步法,是有共通之处的。
通过阅读前面的文章,相信大家已经对ESG投资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ESG投资就是在投资的过程中,将公司的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三个方面的表现也纳入投资理念和投资过程的评价标准。

如果你对ESG感兴趣,想更多了解ESG相关的内容,我推荐你来听一下这节课。课程会详细讲解“ESG是什么?为什么要学ESG?ESG投资机会以及ESG在金融的应用“等等内容,覆盖面很广,可以快速入门ESG。
参与ESG评级的机构种类很多,各类知名券商、第三方机构(如彭博、明晟、标普、富时罗素等)都有自己的ESG评级体系。
而大家都知道投资是门艺术,投资大佬们对于投资理念都有很多主观的判断,对于ESG评级,很多投资机构也有自己的评级体系和评级标准。这么多参与者在进行ESG评级,大家可能会好奇,到底是如何进行ESG评级呢?我们今天就以MSCI(明晟)的做法为例,谈谈这个话题。
作为工作严谨认真的金融人士,大家当然不是拍脑袋按照自己对于公司的喜好去打分的啦。从流程上来说,一般各个机构会首先建立自己的评级体系和评级标准,例如在E(环境)、S(社会)、G(治理)三个方面中,有哪些细分的指标或者表现需要关注,各个指标在评级中的权重如何,什么样的表现获得什么样的分数。然后再根据这个评级体系,通过公司披露和第三方数据获取相关的信息,最后再根据这些信息结合评级标准,去进行综合性的打分。
01
第一步:建立标准
MSCI在E(Environmental-环境)、S (Social-社会)和G(Governance(治理)三大项目下,分为10个子类目,每个类目下面有细分的指标。总计有30多个细分的考核指标。

例如在E(Environmental-环境)项下的气候变化这个类目中,就有碳排放、产品碳足迹、金融活动的环境影响、环境变化变化脆弱性四个考核指标。

这里提一句,MSCI已经对超过8500家公司进行过ESG评级,如果每个公司都完成了30多个指标的考核,那任务量无疑是浩大的。而且,不同公司因为所处的行业不同,经营特性和业务本质都会有所差异。例如,我们对于一个食品行业的公司去考察E(Environmental-环境)项目下的Financing Environmental Impact(金融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就是毫无意义的了。所以MSCI会根据行业特性,针对每个行业从30个考核指标中选择适合的项目,再拟定每个指标的评分标准和权重,形成针对这个行业的评价体系。
02
第二步:信息采集
和进行投资研究一样,进行ESG评价,也是需要通过多个渠道收集信息。这里大家能想到哪些信息呢?相信很多同学首先可以想到的就是公司自行披露的公开信息,例如公司的年度报告等定期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公司官网的投资者专区等。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同学会问,这些都是公司自己说的,肯定会展现有利于自己的一面,怎么能轻信他自己的一家之词呢。当然评级机构和投资机构也是考虑到了这点的,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MSCI还会充分利用3400多种媒体等资源,收集评价其他的相关信息,提升评判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在大量的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追踪的过程中,MSCI还会利用AI技术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03
第三步:进行评分
有了评分标准和采集了数据之后,就是评分的重磅环节啦。MSCI首先针对适用于该公司的评分标准中的每一个细分话题,进行0-10的打分(0最差,10最优)。其次,结合各话题的打分和权重,加权计算得到公司的整体评分。最后,通过将评分在行业中进行横向比较,得到公司整体评分。
公司整体评分会从差到好有CCC-AAA的7个级别,分别反应了公司的评分是处于行业中滞后、平均、领先的水平。

在上述流程之后,MSCI会针对评分对象出具一份完整的ESG报告,既包括整体的评分,又包括各类目的评分。当然后面还会有对于每一项细分指标的打分和具体解读。
例:贵州茅台的MSCI报告首页

好啦,通过这期的分享,以MSCI的案例,为同学们介绍了如何进行ESG评分,希望同学们都对ESG投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本网站郑重提醒用户:请在转载、上载或者下载有关作品时务必尊重该作品的版权、著作权;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请立即和本网站联系,本网站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
欢迎您加入ESG交流群,感谢您支持我们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