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G 资讯 //
上海银保监局等八部门印发《上海银行业保险业 ” 十四五 ” 期间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行动方案》
1 月 9 日,上海银保监局、上海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银行业保险业 ” 十四五 ” 期间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的重点任务为:(1)健全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加快完善绿色金融战略、目标和规划;(2)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加快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蓝色债券、气候债券、碳中和债等多元债券市场创新;(3)建立健全 ESG 风险管理体系,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加强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将 ESG 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4)建立对标国际的 ESG 信息披露机制,各银行保险机构应主动公开自身绿色金融战略和政策,通过年度报告、ESG 报告、官方网站等渠道充分披露绿色金融发展情况等。
穆迪(Moody ’ s)发布《2023 年 ESG 展望》
1 月 9 日,穆迪(Moody ’ s)发布《2023 年 ESG 展望》,预计大流行病和俄乌冲突等造成的宏观经济、金融和地缘政治影响将继续加剧 ESG 风险。穆迪指出四个 ESG 关键趋势对企业和主权信用质量产生影响,包括:1)企业的脱碳承诺将面临更严格的审查;2)与高生活成本有关的社会风险将产生广泛的信用影响;3)信贷周期将使一些实体的治理受到考验;4)复杂的 ESG 监管和政治环境将加剧监管和声誉风险。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3 年全球风险报告》
1 月 11 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3 年全球风险报告》(以下简称 ” 报告 “)。《报告》显示,冲突和地缘经济矛盾已经引发了一系列深度互联的全球风险,与此同时,这些危机会破坏国际社会为了解决长期风险而开展的各项行动,尤其是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相关的风险。报告特别指出,未来几年政府将在社会、环境和安全事务之间面临艰难的权衡取舍。短期的地缘经济风险已经让各国的净零承诺面临考验,并且导致科学必要性和政治可行性之间出现分歧。为了限制全球变暖带来的后果,国际社会需加速开展集体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危机。
毕马威中国发布《2022 可持续发展报告调查》
1 月 12 日,毕马威中国发布《2022 可持续发展报告调查》。报告显示,约四分之三发布报告的公司进行了重要性评估并披露了相关议题,在中国 N100 中这一数据为 64%。此外,报告也对企业对自身、利益相关者及更广泛的社会影响的报告情况进行了调查,G250 中有 39% 的公司同时报告了这三种影响。调查还特别指出了大型企业披露 ESG 信息时所面临的进阶挑战——样本报告中以叙述方式为主披露 ESG 信息的公司占大多数,G250 及 N100 中仅 2% 的公司公布了对应的定量或财务数据;” 社会 ” 与 ” 治理 ” 相关内容的披露状况亟待改善。治理风险是可能影响合规性或业务诚信的风险,例如贿赂和反竞争行为等,然而在调查中,只有 44% 的 G250 公司承认治理要素对其业务构成风险。
//
本网站郑重提醒用户:请在转载、上载或者下载有关作品时务必尊重该作品的版权、著作权;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请立即和本网站联系,本网站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
欢迎您加入ESG交流群,感谢您支持我们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