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发言成功引发了社会关于ESG的讨论,国内外诸多媒体都非常关注此事,尤其是对于ESG体系的有效性、客观性和透明度的讨论。GreenBiz(美国一家专注于绿色经济的媒体)的主席Joel Makower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详细论述ESG评级的是与非;商道纵横的总经理郭沛源博士也两度发文,认为“ESG评级不完美,但不可或缺”。
ESG体系包括披露、评级和投资三个组成部分,马斯克炮轰的主要是评级部分。那么,ESG评级到底在评什么?它是评给谁看的?而企业又应该如何对待ESG评级?在作者看来,指责ESG的马斯克,反而是ESG评级的“最佳推销员”。
ESG评级到底在评什么?
简而言之,目前主要评的是风险。
ESG评级评估的是被评企业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所面临的风险和管理这些风险的能力,涉及环保合规、客户权益、劳动保护、社区关系等诸多具体领域。如果企业有完整的体系和扎实的举措来降低这些风险,ESG评级自然不会太差。
全球五大ESG评级机构使用的评级与信用评级中使用的字母等级(如AAA、A、BB、CCC 等)或学校中使用的成绩等级(如A-、B、C 等)相类似。某种程度来说,ESG评分与信用等级在形式上的类似,也反映了两者所具备的衡量风险的作用。此外,也有观点认为两者最终会合二为一,因为ESG风险终将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经营。荷兰独立研究公司Sustainalytics在ESG评级中没有使用字母等级,而是直接给出数字分数,并且明确将之标注为“ESG风险评分”,分数越高,风险越大。
评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先要进行重要性分析,确定哪些指标与被评公司的行业相关;然后进行数据采集,从各种来源收集有关公司的信息;最后要处理原始数据,对众多指标进行加权计算,得出一个整体分数或等级。
鉴于ESG评级的核心是反映企业的风险,评级的指标偏重“除恶”(即减少负面影响)远多于“扬善”(即增加正面贡献)。以明晟(MSCI)为例, 该机构的评级体系总共包括35个关键议题,其中涉及“扬善”的仅有7个,被归类为“环境或社会机会”(environmental or social opportunities)。具体到特斯拉所属的汽车行业,代表“扬善”的“清洁技术领域的机会”(opportunities in clean tech),目前只占总分的13%。这或许与马斯克的期望相去甚远,而且特斯拉的《2021年影响力报告》在开篇就指出——“要想达成世界急需的改变,ESG需要朝衡量对现实世界的影响的方向演进”。
作为一个思想超前又极具情怀的商界领袖,马斯克的诉求有他的合理性和前瞻性。如果 ESG体系最终是为了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扬善”和“除恶”并进,这样也能鼓励企业家们为可持续发展积极寻找出路,而不是仅仅止步于规避风险。同时,ESG评级体系也一直在动态演进,业界也有一些声音建议可以通过增加积极贡献(如绿色能源、普惠产品)的权重来完善ESG评级。可以预期,此次马斯克发声之后,这一进程会加快。
在未来,ESG评级或许可以拆分成两类,一类评对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贡献,另一类评风险。如南方周末开发的善择云平台,主要是监测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领域的风险,评估上市公司相关表现,形成上市公司ESG风险指数和风险等级。扬善”和“除恶”虽相关联却也不尽相同,企业必须两者兼顾。否则,就可能像美国太平洋瓦电公司(PG
本网站郑重提醒用户:请在转载、上载或者下载有关作品时务必尊重该作品的版权、著作权;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请立即和本网站联系,本网站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
欢迎您加入ESG交流群,感谢您支持我们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