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杜丽娟北京报道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二十大报告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阐释,不仅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在国家大力推动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面进行探索,其中加快绿色产品与服务创新,推动绿色转型,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向。
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ESG管理办公室主任李菁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说,在推行绿色运营和绿色采购过程中,我们倡导供应商要建立自己的碳中和路线图和时间表,通过履行相关绿色运营举措,共建绿色商业世界。
记者了解到,2020年安永在全球实现碳中和,2021年实现了负碳排放,按照计划,安永承诺到2025年达成净零排放。
2022财年,安永大中华区通过绿色办公及资源节约等举措减少约73.62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植4090棵树木;过去的四年中,累计实现减少309.24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植17180棵树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
李菁认为,通过践行数字化管理,推动低碳建筑及绿色办公是企业在探索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一个重要转型。“目前我们已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供应链管理中,并要求75%的安永供应商要在2025年之前制定基于科学碳目标排放的减排目标,这在帮助企业获得科学碳目标(SBTi)认证的同时,也能促进相关产品和服务加快脱碳。”她说。
随着企业对“双碳”目标的布局,环境、社会及管治(ESG)也成为政府、监管机构、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的重点关注领域。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过去两年,关于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以及ESG报告等与环境社会相关的内容陆续出现在企业信息披露中。
根据安永的统计,目前A股市场ESG披露占比为30%,港股则接近90%,由于A股没有强制性披露要求,从数值上看,A股上市公司的ESG披露占比较低,但从实践看,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对ESG的重视程度都较之前有很大改善。
李菁介绍,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一些公司还专门设置相关岗位,并成立了ESG管理委员会,甚至有企业一把手亲自负责抓这项工作,总体看,这些年中国的上市企业对ESG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这一变化也反映在央企对ESG的最新要求中。
根据国资委要求,央企将在2023年实现ESG报告“全覆盖”。国资委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央企上市公司中,近三分之一在董事会设立ESG领导机构,超过六成公司明确ESG战略规划相关要求、确立ESG主管部门并制定相关制度。
“从目前情况看,国企高度重视ESG实践工作,并且在ESG战略、组织架构、管理体系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划,对企业来说,只有做好时间表和路线图,才能写好ESG报告,最后也才能得到良好的信用评级,长远看,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大家对此已形成共识。”李菁补充道。
据悉,2004年联合国正式提出ESG(环境、社会、治理)理念,相较于传统的评价上市公司标准,ESG更关注企业在环境、社会、治理方面的绩效,而非仅仅注重企业的财务指标。
在资本市场人士看来,ESG的深刻内涵与当前提出的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预计未来有望成为助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对市场参与者来说,ESG已不仅仅是企业内部战略管理,还涉及品牌宣传以及信息披露,因此,事关全公司的整体发展。
安永大中华区业务主管合伙人毕舜杰认为,基于ESG的重要性,我们目前建立了具体、定期且长效的利益相关方沟通渠道和机制,希望能与利益相关方分享相关经验,共同探讨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的解决方案。
此前,围绕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国家重大战略,安永举办了首届“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官高峰论坛暨年度最佳奖项评选”,通过表彰有贡献的企业、个人和案例,以鼓励更多企业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促进商业与社会环境的共赢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编辑:郝成校对:颜京宁)
本网站郑重提醒用户:请在转载、上载或者下载有关作品时务必尊重该作品的版权、著作权;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请立即和本网站联系,本网站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
欢迎您加入ESG交流群,感谢您支持我们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