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前,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指出,要深刻认识市场体制机制、行业产业结构、主体持续发展能力所体现的鲜明中国元素、发展阶段特征,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基于相关要求和论述,金蜜蜂智库首席专家殷格非表示,将ESG(环境、社会、治理)纳入投资考量,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要求。ESG投融资是ESG发展的引擎,如果金融机构不能很好地把ESG融于其投融资活动之中,这个引擎就转不起来,其他的也不会发展下去。
目前,ESG投融资这个引擎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在于作为“燃油”的ESG数据的量和质都难以满足ESG投融资的需要。
“ESG净值”的概念就是将ESG的价值进行货币化衡量。这对于ESG投融资市场是一个新的理念,如果把每股盈利和每股ESG净值加起来,就得到了每股每个公司的真正价值(TrueValue),对于推动可持续投融资、企业可持续转型都具有重要价值。
ESG符合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设
GeFei column
近年来,ESG的发展呈现“快”和“热”的特点。
来自联合国责任投资倡议组织(UNPRI)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涉及ESG投资的资产规模超过121万亿美元,较2020年的103.4万亿美元增长超过17%。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国市场已有103家机构签署了负责任投资原则(PRI)。2020—2021年,中国签约数量涨幅为46%,是增长最快的市场。
ESG符合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建设方向。
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应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应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应推动资源向满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企业的方向配置,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建设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应遵循有利于共同富裕、有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原则。
将ESG纳入投资考量,本质意义是对目前财务经济价值考量的估值体系修正和优化。
ESG投资估值中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治理因素的考量,分别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要求,在海外投资中坚持ESG投资估值理念符合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要求。
但同时,ESG投资发展面临价值化和数字化的挑战。
一方面,目前投资市场七种ESG投资策略下的资金管理规模增长迅速,但仍未从根本上改变以财务价值为本的投资估值体系,不能完全体现和回应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要求。
本网站郑重提醒用户:请在转载、上载或者下载有关作品时务必尊重该作品的版权、著作权;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请立即和本网站联系,本网站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
欢迎您加入ESG交流群,感谢您支持我们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