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 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对提高央企控股上 市公司质量工作作出部署。
《方案》要求中央企业集团公司统筹推动上市公司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工作机制,提升ESG绩效,在资本市场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立足国有企业实际,积极参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规则、ESG绩效评级和ESG投资指引,为中国ESG发展贡献力量。
那么,企业党建与央企ESG治理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在ESG(环境、社会、治理)三重因素中,治理(G)越发受到社会各方关注和重视。企业深入推进ESG管理的关键要素毫无疑问是治理,治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推进ESG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事实上,在ESG理念兴起之前,关于治理的评价体系和框架已经存在。在引入ESG理念后,企业能将环境与社会视为利益相关方而辅以科学的治理加以利益协调,这有利于实现环境、社会和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深入推进ESG理念和管理时,不仅要意识到治理(G)因素的基础性作用,而且要结合国情企情,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治理(G)方案。
有研究机构统计显示,在我国的上市企业中,ESG前200强国企数量占比达65%。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中国证监会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18年修订)中提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根据公司法和有关规定,结合企业股权结构、经营管理等实际,把党建工作有关要求写入公司党章。
深圳证券交易所则规定国有上市企业以开展公司治理专项行动为契机,深化与国务院国资委、地方国资监管部门的协作,推进党建入章全覆盖,切实提高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支持和引导国有股东持股比例高于50%的国有控股公司引入持股5%及以上的战略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
01、企业党建和ESG治理都是为了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根据《党章》第32条的规定,企业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其任务是贯彻和落实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支持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依法行使相应的职权,引导企业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企业各方利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根据2021年6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21年修订)》中公司治理关键ESG指标展示,公司治理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维护企业职工、股东、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党建是中国特色,ESG治理是西方舶来品,两者在运行方式、机构设置方面有所差异和矛盾,但这些差异和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只要协调好两者关系,党建融入公司治理将产生1 1>2的积极作用,推动公司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02、企业党建有助于培育负责任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在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下,董事会、经理层为了在位期间的KPI,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思想指导下,倾向于做出最有利于股东、创造经济效益最大的决策,而忽视外部影响与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
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思想优势。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里的人民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体,也就是各类利益相关方。
党组织作为一种正式组织制度嵌入公司治理体系后,会积极地响应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增强企业道德合法性,兼顾不同群体的关注与诉求、兼顾短期盈利与长期发展,有助于建立起高管团队共同遵循的价值体系与伦理规范,重塑企业商业伦理、培育企业家精神,引导做出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经营决策。
03、企业党建有助于形成自上而下有效的责任治理机制
加强党的建设,有助于推动企业的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在社会责任影响评估、社会责任方针或措施制定、社会责任目标和措施的持续执行、社会责任纳入业务决策流程等工作中发挥参与、指导或者监督的作用。
以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为例:
国企党建工作要求管大局,即加强集体领导,推进企业全面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使党组织的作用发挥组织化、制度化和具体化。
在决策程序上,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把党的领导融入到公司治理各个环节,就董事会而言,意味着公司的重大决策需要经过党委会讨论之后,才能进入董事会决策程序。
事实上,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有助于保障董事会各项决策科学性、决策程序合规性和实施的有效性。双向进入也使得党的工作与企业决策有机融合在一起,避免两张皮现象,使公司法人治理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在组织设置上,坚持和落实党的建设和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党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为企业构建从上至下的责任竞争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04、企业党建有助于提升风险防范与管控能力
利益相关方参与对于完善ESG治理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党的建设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为落实利益相关方参与ESG治理提供了本土化的成熟的方法保障。
从群众中来即从群众中调研实情,发现问题,倾听呼声,然后把群众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从而制定正确决策。在ESG治理中,引入从群众中来的工作方法,将有效推动企业充分识别利益相关方及其利益诉求和期望,以此确定企业履责来源和目标。
到群众中去即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是指到群众中去落实、执行和实现决策,同时靠群众评估、监督,要在群众行动中检验这些意见与决策是否正确。将党建融入ESG治理,能更有效地推动企业依据利益相关方的评价与反馈制定决策,从而形成管理循环,提升合规经营和风险管理能力,塑造核心竞争力。
中国立足国情和发展阶段,在ESG治理方面开展了多方探索,尤其体现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企治理上。虽然党建在融入公司治理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实践,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特色的中国现代企业制度为全球ESG治理提供了借鉴和活力。
本文源自金蜜蜂
本网站郑重提醒用户:请在转载、上载或者下载有关作品时务必尊重该作品的版权、著作权;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请立即和本网站联系,本网站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
欢迎您加入ESG交流群,感谢您支持我们的发展。

